湖边小说院>仙侠小说>三国之最风流 > 87 了却山中寇贼事(十一)
    想来想去,荀贞只能作罢,放弃了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拒绝不听命令的打算,做出了决定:如果真要调我的人马,那就把那新练的两千新卒交出去些便是,总之,义从旧部是绝不能交的。

    议罢皇甫嵩如果调走可能会出现的情况,荀贞有了腹稿,即令许仲、荀成二人立刻回去兵营,现在就着手做入山击贼之预备。

    “疫病已算平息了,天也暖和了,出兵的时间就定在下月中旬之前。”

    许仲、荀成恭谨应诺,接令回营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三月初,在疫病彻底平息之后没多久,荀贞得到了确切的消息,调皇甫嵩镇守长安的诏令被送到了州治高邑的州牧府里。

    以荀贞在朝中的根基之浅,尚且能提早得到此事,更不用说皇甫嵩了,他早就获知了详情,对这道诏令已有准备。

    皇甫嵩既然拒绝了阎忠劝他造反的建议,尽管看出了汉室有覆灭之险,却仍然决意要做个纯臣,那么对朝廷的这份诏令自然不会有丝毫的抵触,接到诏令的当天他就按照诏书的旨意,檄令驻守冀州各郡的州兵,从中总共抽调召集了三千人,命去长安,而他自己则轻车简从,只带了百余亲兵离开高邑,启程先去洛阳面圣。

    从高邑去洛阳有几条路可走,皇甫嵩选了赵郡、魏郡这条路,却是为了再见一见荀贞。

    荀贞、刘衡离开邯郸,在赵郡与常山郡的郡界处接住皇甫嵩,扈从他的车驾南下。

    皇甫嵩诏令在身,行进甚速,在赵郡境内只走了三天,第三天到了赵郡与魏郡的接壤处,在这里住了一晚。晚上,他召荀贞入帐,两人面谈了一夜。

    “中尉,将军都和你说什么了?”随行的宣康很好奇。

    荀贞虽昨晚一夜未睡,然因压力太大却毫无倦意。

    他驻马赵郡边界,目送皇甫嵩的车驾进入魏郡,喟叹了一声,说道:“将军说冀州可能会要生乱,命我先下手为强,先把赵郡境内的群盗剿灭,然后等新刺史到任后全力配合新刺史。”

    皇甫嵩一代人杰,用兵如神,而且比荀贞、荀攸、戏志才更加了解冀州的整体形势,对冀州可能将会出现的反乱他是一清二楚,之所以没有反对朝廷调他去长安的诏书,只是一来他深知不论是天子、抑或是朝中的士大夫、又或者是宫内的宦者都不可能容许他长久地待在冀州牧的èizhi上,州牧本就权重,形同实权诸侯,冀州又是大州,乃是光武皇帝的“龙起”之地,战略èizhi极其重要,朝廷怎么可能会让他久处?二来长安的汉帝陵园也确实不能有失。

    但是,不违抗诏令不代表他就对冀州放心了,冀州这些郡里,最让他放心、最让他觉得可以震慑反叛的只有荀贞,故此在离别时叮咛嘱咐。

    对皇甫嵩这一片“乃心王室”的忠诚,荀贞感叹万千。

    他想道:“如果拒绝朝廷的诏令,那么对朝廷而言就等同叛乱,只会引来更多的麻烦,可如果不拒绝朝廷的诏令,冀州的百姓就要作乱。皇甫将军也是左右为难,不得已而听诏啊。”

    送走了皇甫嵩,荀贞与刘衡转回赵郡。

    刘衡接着收拾疫病后留下的烂摊子,荀贞则积极备战。